天才一秒记住【松叶林小说】地址:https://www.songyelin.com
明诚不但一直是一个宽客大度的好人,更是一个&ldo;忘寝废食&rdo;的&ldo;好古之士&rdo;。
对于这样的人刘跂的心许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在评价这位好友的这一重要撰著时,仅以&ldo;别白抵牾,实事求是,其言斤斤,甚可观也……今德父之藏既甚富,又选择多善,而探讨去取,雅有思致,其书诚有补于学者&rdo;数语,平实道来,十分可信,使《金石录》更可增重于世。
赵明诚可谓三生有幸,其撰著虽然因专门性太强不可能得到普及,但有刘跂和清照为其所作的两篇《后序》在,赵明诚的名字连同《金石录》将会永远彪炳于学术史册。
四、年富力强的莱、淄时期
(一)
&ldo;屏居&rdo;的终结和赵明诚的复出关于赵、李&ldo;屏居&rdo;青州的时间,眼下只能从李清照《后序》所云&rdo;屏居乡里十年&rdo;1加以推究。
赵挺之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三月被罢病卒后,既然赵家连在汴京的亲旧都被蔡京捕捉入狱,作为直系亲属赵明诚就此身陷囹圄自不待言,就是当年被赵挺之参与罗织罪名因而被遣离汴京的儿媳李清照也肯定不得幸免。
好歹如前文所交代过的,这场官司到七月份即宣告结束。
那么,出狱后,性情象是带有刚烈色彩的明诚之母郭氏,很可能携其家小尽快离开京都这个是非之地。
更何况夜长梦多,说不定仇人蔡京还可能用新的借口对赵家进行暗算。
所以此时对郭氏来说,完全应了那句&ldo;走为上计&rdo;的话,这样当年底,或翌年初即可回到青州。
由此后推&ldo;十年&rdo;,赵明诚屏居结束当是在重和元年(1118年)或稍前,其守莱州则在宣和三年(1121年)。
很显然从重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这期间如明诚仍未复出,就与&ldo;屏居乡里十年&rdo;的说法相抵牾。
上述关于&ldo;屏居&rdo;终结之年的推考无疑是合理的。
&ldo;屏居&rdo;既已终结,复官即指日可待,史实正是这样,经郭氏乞奏,早在政和元年(1111年)五月,赵挺之已追复其职2,明诚的二位兄长亦相继复出3。
原先在这期间唯独赵明诚的行迹一直是个谜,后来笔者写了一篇题为《对李清照内心隐秘的破译‐‐兼释其青州时期的两首词》的短文,通过对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一词的解读,基本揭出了这一谜底。
原来赵明诚在守莱之前,即从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1118年至1120年),曾离开过青州,出任一届知州之类的官职。
这期间清照在青州独守&ldo;秦氏楼&rdo;,其《凤凰台上忆吹萧》、《点绛唇》(寂寞深闺)、《念奴娇》等词,所写的就是一种接近于弃妇的思归心态。
(二)
莱州太守的&ldo;金石&rdo;业绩大约宣和三年至五年(1121‐1123年),赵明诚任莱州太守。
在解读李清照这一时期的作品时,笔者不能不涉及到赵、李的一些情感隐秘,从而在《李清照评传》的有关章节,曾对其至少是精神上的&ldo;武陵&rdo;、&ldo;天台&rdo;之行以及其对清照的不应有的慢待,曾有所非议,但是,赵明诚毕竟是一个专注于&ldo;金石&rdo;而与欧阳修并称&ldo;欧赵&rdo;的这两方面的大学者,&ldo;事业&rdo;对他的吸引力远胜于&ldo;声色狗马&rdo;。
在青州是这样,到了莱州仍然如此。
据李清照回忆,赵明诚在东莱静治堂时,《金石录》已初步装帧完成,里面夹有驱除蠹虫的芸签,外面束着淡青色的丝带,每十卷为一帙(函)。
公事之余,每晚校勘二卷,跋题一卷1。
这期间的主要成就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宣和三年跋《唐富平尉颜乔卿碣》云:&ldo;有朝士刘绎如者,汉阳人,家藏汉、唐石刻四百卷,以余集录阙此碣也,辄以见赠。
宣和癸卯中秋在东1一本阙&ldo;十年&rdo;二字,惟云&ldo;屏居乡里&rdo;,看来有&ldo;十年&rdo;二字者为胜,兹取之。
2《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
3赵明诚之所以晚于其兄数年复出,当与其兴趣悉在《金石录》的撰著方面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