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松叶林小说】地址:https://www.songyelin.com
3据载秦桧其人前后不同,至其为奸相时,李格非夫妇早已谢世。
更多的是回避、谢绝!这方面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即本书第四章在&ldo;格调凄凉的晚景词&rdo;一节中解读其元宵词《永遇乐》时,总感到意犹难尽,其原因主要是那时对此词中的隐秘尚不便和盘端出。
这种隐秘就是被清照谢绝的乘着&ldo;香车宝马&rdo;&ldo;来相召&rdo;的&ldo;酒朋诗侣&rdo;的真名实姓。
笔者在编写《李清照年谱》时将《永遇乐》系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这当然是一种大致编年,在这前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正是秦桧因与金人达成和议&ldo;有功&rdo;而为高宗所宠信、&ldo;红得发紫&rdo;的时候。
在朝政方面清照虽然没有任何发言权,其实她是反对议和最坚决的人物之一。
在秦桧被俘前、朝廷不存在战和之议时,她与秦桧一家既有姑表之亲,亦当有&ldo;酒朋诗侣&rdo;之谊,但现在她绝不愿再同参与杀害岳飞的佞人来往,故加以谢绝!
《永遇乐》中还有更为发人深思的一句云:&ldo;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rdo;,过去对此句的解读一般停留在说词人因其亲人赵明诚的亡故自己再无欢乐可言,而只能&ldo;听人笑语&rdo;!现在看来,虽不能说没有这层寓意,但其难言之隐不在于此,而是向人暗示,此时发出欢声笑语的主要是秦桧及其随之升天的家人,岳飞父子及其部将张宪早已被杀害;&ldo;建炎复辟&rdo;中为高宗出了大力的张浚,三十三岁执掌国政,&ldo;自寇准以后,未有如浚之年少者&rdo;1,竟亦被罢;同样在建炎三年高宗蒙难时,韩世忠多方扈卫、力挽狂澜,所以他与其妻梁氏曾受到朝廷很重的封赏,待遇尝视同宰执,此时意欲远祸的韩老帅自知其主战不得君心,遂请求退还朝廷一切破格待遇,于清寒中渡其晚年;更多的重臣不是被编、贬,就是自动退避。
所以&ldo;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rdo;所概括的绝不只是清照一人因丧偶而产生的孤苦心情,其所隐含的当是秦桧擅政时期忠草之士禁著寒蝉,奸佞之徒无法无天的极度黑暗的政治现状!2从另一件事中则可&ldo;反证&rdo;出清照对秦桧的态度,即她十分信赖明诚家的远亲綦崈礼,在她因与后夫离异、诉讼而面临被判刑二年的惩处时,曾求助于綦崈礼,而爹遂予援手,清照仅&ldo;居囹圄者九日&rdo;,为此她对綦氏感戴不已,特撰谢启。
同一位綦崈礼,其对秦桧,则严加指斥:自诡得权而举事,当耸动于四方;逮兹居位以陈谋,首建明于二策。
罔烛厥理,殊乖素期。
念方委听之专,更责寅恭之效。
而乃凭恃其党,排摈所憎,岂实汝心,殆为众误。
顾窃弄于威柄,虑或长于奸朋。
1看来正是綦崈礼亲手写的这段文字,在秦桧被罢相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段文字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既填补了关于秦桧罢相史料的空白2,又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深思李、秦关系的线索,即清照在面对&ldo;指控&rdo;和&ldo;被指控&rdo;的与其同有亲故关系的两个人时,她义无返顾地把指控者綦崈礼视为自己的恩人,其对被指控者秦桧的态度则不言而喻。
这是发生在绍兴二年的事,到了绍兴十三年,清照因其文名被朝野所重,本应是&ldo;学士院&rdo;份内的1《续资治通鉴》卷一○五。
2这方面不论从史书中,还是从清照的有关作品中均可找到清照与秦桧之流有冰炭之异的许多根据和&ldo;内证&rdo;,限于篇幅,则尽量从简。
1《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
2一说这方面的史料,力秦桧擅政时所焚灭。
&ldo;进帖子词&rdo;之类的应酬事,3人家也求到了她的名下,她不得不越俎代扈替人撰写《帖子》,即使这样她也不肯为秦桧之兄秦梓捉刀代笔,为此得罪了这个因缘其弟之势而得志的小人,使得清照被当事者以菲薄的报酬所打发。
此事的来龙去脉,详见于本书第二章的&ldo;捉刀代笔依人意……&rdo;一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