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叶林小说

第14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松叶林小说】地址:https://www.songyelin.com

他起初提出的《文学改良刍议》,只能说是一种平和的改良的建议。

倒是陈独秀的认识,比胡适还要激进,还要彻底。

是陈独秀将这个&ldo;刍议&rdo;,一下子提升为&ldo;革命&rdo;。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刊于一九一七年《新青年》第二卷第二期,第五期陈独秀的呼应文章刊出,径直就叫《文学革命论》。

其中说,&ldo;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rdo;。

又说,&ldo;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rdo;。

这里,已把文学的改革和社会的改革联系起来了。

陈独秀是个革命的鼓动家,真正要将白话文推为一个社会的运动,还得胡适做脚踏实地的工作。

不用别人开导,胡适很快就认识到,白话文的运用,绝不是一种文字工具的改革,乃是一场社会意识与社会规范的改革。

白话文,是文学革命的工具,更是改革社会的利器。

任何陈腐的观念和窳陋的习俗,都将在白话文的攻势下溃败与消亡。

在前面引用过的《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一书中,作者说:&ldo;在后来的论争中,胡适的新创见是,白话文必须取代文言文,而不仅仅只作为文言的补充。

&rdo;在《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书中,同一作者对这一点说得就更为明确了:&ldo;文学革命从其发端就是更广阔范围的思想改革运动的工具。

&rdo;可以说,将白话文不仅是作为书写的工具,而是作为改革社会的利器且终其一生身体力行,乃是胡适对中国文化事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的贡献。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海内外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代的孔夫子,&ldo;微胡适,吾其披发左衽矣&rdo;。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白话文的意义,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理论找到更为坚实的史实根据,胡适在倡导白话文的同时,就开始写他的《白话文学史》。

最初是他的讲义,也不是叫这个名字。

据《白话文学史&iddot;自序》上说,一九二一年教育部办第三届国语讲习所,要他去讲国语文学史,他在八个星期之内写了十五篇讲义,约八万字。

这部讲义叫《国语文学史》,只写到南宋的白话文。

第二年他去天津南开学校讲演,晚上住在旅馆,忽然想到要修改这部讲义,当下便取出稿本,作了删改,归并为三篇。

仍不满意,次日在旅馆里又拟了一个大计划,定出新的纲目。

不久办起《努力周报》,后来又病了,没有工夫实行这个大的计划。

直到五年后从海外回到上海,时局动荡,难以北上,就在上海住了下来。

待到和徐志摩等人办起新月书店,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才决定把这部文学史修改出来。

说是修改,实则是重写。

&ldo;从汉初写到白居易,在北京印本只有六十一页,不满二万五千字;在新改本里却占了近五百页,约二十一万字,增加至九倍之多&rdo;。

预计全书写完,大概有七十万到一百万字。

实际上,只写到唐代就停止了,约二十一万字,叫做《白话文学史》上卷。

他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也只写了上卷,终其一生,这两部书都没有写完,只有上卷没有下卷,因此有人说他是&ldo;上卷先生&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西游之猪圣最强弃少茶味恋爱日常甜心来袭:大叔,结婚吧首席萌宝买一送一宝贝衣依天威神将开局十倍收益大漫画我能升级避难所最强近身保镖末日边缘超牛女婿斗罗之开局苟到满级鹤梳翎麻衣鬼算快穿之盛世亦倾宗师宝典军少独宠惹火妻末世之批发救世主末世机甲:开局签到错选充电宝夏极皇子看了两年佛经末世庄园主萌货小孟婆将军,你手下又被策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