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松叶林小说】地址:https://www.songyelin.com
张居正对家属管教很严格,他的管家因为背着他收了点银子曾被他打断了腿。
张居正确实不是干净到底,但作为一个宰相,肯定算不上大贪官。
至于贪恋女色,喜欢华服美食……可以这么说:张居正腐化,但不腐败。
记者:张居正用人,最终也免不了结党的嫌疑。
这种官场作风该怎么看?
熊召政:人治社会,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能是一种理想。
明朝官员,基本上都是先有功名,后有官禄。
人才库是既定的,没有选择的。
张居正也只能从他见过的,用过的人中去选人,也就是在同学、同事、同乡中选择。
记者:描写官场政治时,你是否带有官场决定论或类似的史观?
熊召政:张居正的改革,伤害的是官员、清流等强势集团,得利的是国家和人民。
张居正是在搞官场政治,但官场政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另外,一部书出来,所有读者都会以自己的经验学识进行价值判断,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没有一部作品能做到无人诟病,如果作者非要想得那么细,他的大厦将永远只能停在蓝图上。
记者:张居正的改革虽使晚明隐现振兴迹象,但毕竟没有挽救其覆亡的命运,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写张居正?
熊召政:当前的改革,促使我去研究历史上的改革人物面临的任务,做法,成效以及个人命运。
从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一路看下来,我感觉到张居正这个人对我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明万历年,中国文化到了“烂熟期”
。
就象苹果太熟了就会发软,就会长虫眼儿,最后烂掉。
“烂熟期”
的文化要想保持新鲜,必须进行改革。
张居正改革前,明朝吏治腐败,经济行将崩溃。
一看历史文献,我马上就明白了张居正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难度又在哪里。
张居正领导的万历新政,整顿吏治,裁撤冗员,“一条鞭”
为国家储备了大量的金银与粮食,改革付出成本很小,得到收益很大,把行将崩溃的明王朝又支撑了六十年。
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另外,张居正这个人个性极鲜明,他一直充满忧患意识,一直有强烈的激情。
机会不成熟,他有超常的忍耐;机会一旦成熟,他又有超常的担当。
从历史和文学方面,张居正都是富矿。
我选择写张居正,是想以此人勾画出明朝万历年的画面,因为一般人没有这么宏大的视野,难以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记者:您说从现实出发选择了写张居正,写作中会不会自觉不自觉地为了反应当下,而有选择地突出或淡化一些历史现象?
熊召政:从写作开始我就告戒自己,我可以借古鉴今,但绝不能借古讽今。
借古人衣钵浇今天块垒,那是对历史的虚无主义的态度。
我愿意让小说启迪读者对今天的思考,但不会让古人穿着龙袍说今天的话。
记者:您刚才提到,与官吏集团一样,清流也属于既得利益集团。
以张居正的遭遇为参考,如果话语也是权力,那么这个权力是否也遵循着一般权力的规律?比如,很难指望其仅以自我约束杜绝滥权;绝对的权力等于绝对的腐败;良心自证与公权自证一样是无效的?
熊召政:张居正本人施政过程中,对清流和官员一视同仁,后来清算他的力量也主要来自这两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