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叶林小说

附录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松叶林小说】地址:https://www.songyelin.com

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又说:”

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见《胡适文存》二集)。

钢和泰,沙俄时代贵族,十月革命后曾来中国,在北京大学教古印度宗教学和梵文。

3)”

红线,明梁辰鱼曾作杂剧《红线女》。

“红拂”

、明张凤翼曾作传奇《红拂记》。

“虬髯”

,明凌蒙初曾作杂剧《虬髯翁》。

第四讲宋人之“说话”

及其影响

上次讲过: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

至宋朝,虽然也有作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

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极多讲古事。

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多教训。

大概唐时讲话自由些,虽写时事,不至于得祸;而宋时则讳忌渐多,所以文人便设法回避,去讲古事。

加以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学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

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宋人虽然还作传奇,而我说传奇是绝了,也就是这意思。

然宋之士大夫,对于小说之功劳,乃在编《太平广记》一书。

此书是搜集自汉至宋初的琐语小说,共五百卷,亦可谓集小说之大成。

不过这也并非他们自动的,乃是政府召集他们做的。

因为在宋初,天下统一,国内太平,因招海内名士,厚其廪饩,使他们修书,当时成就了《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

此在政府的目的,不过利用这事业,收养名人,以图减其对于政治上之反动而已,固未尝有意于文艺;但在无意中,却替我们留下了古小说的林薮来。

至于创作一方面,则宋之士大夫实在并没有什么贡献。

但其时社会上却另有一种平民底小说,代之而兴了。

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因为当时一般士大夫,虽然都讲理学,鄙视小说,而一般人民,是仍要娱乐的;平民的小说之起来,正是无足怪讶的事。

宋建都于汴,民物康阜,游乐之事,因之很多,市井间有种杂剧,这种杂剧中包有所谓“说话”

“说话”

分四科:一、讲史;二、说经诨经;三、小说;四、合生。

“讲史”

是讲历史上底事情,及名人传记等;就是后来历史小说之起源。

“说经诨经”

,是以俗话演说佛经的。

“小说”

是简短的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旷世武医秦镇刘雨霏奈何缘深孟舒瑶薛凯瑞我就是个喽喽超级风水师开局屠战神穿书后我帮炮灰男配逆袭人生超级战医千王神婿绝世天君都市之穿梭万界叶子川林雨瑶极品神医在都市绝品男护士小农民大明星嫡女手册天娇谱妹夫变老公:蒋先生,别闹顾先生,我曾爱过你宋云兮三国之公孙大帝重掌天宫振夫纲武林神话系统血骷髅恋爱修魔记神魔进化之地峡谷正能量超能大宗师